发布人:省365哪个才是真的_365游戏_365网站手机打不开党组成员、总统计师 过劲松
(2023年1月19日)
2022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推进“一改两为”,加密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举措,全省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省生产总值4504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13.7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18588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22943.3亿元,增长2.2%。
1.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畜牧业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971.4万亩、比上年增加7万亩;粮食产量820亿斤,居全国第4位,增加2.5亿斤,实现“十九连丰”。油菜籽播种面积增长5.4%,产量增长5.8%。蔬菜播种面积增长2.5%,产量增长3.7%。年末生猪存栏1655.8万头,增长4.6%,其中能繁母猪增长5%;家禽存栏3.2亿只,增长6.6%。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74.3万吨,增长4.2%;禽蛋产量186.7万吨,增长5.4%;牛奶产量50.7万吨,增长6.7%。
2.工业生产较快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占比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比全国高2.5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2%,制造业增长5.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4.8%;股份制企业增长6.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8%;私营企业增长3.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3%,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13.6%提高到14.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8%,占比由33.8%提高到35.2%。工业新产品中,光纤产量增长23.6倍,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分别增长67.5%和33.6%。
3.服务业保持恢复,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6%,金融业增长7.5%。1—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节能环保、互联网平台等新兴领域增势强劲,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4.8%和38.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2.7%,其中研究和试验发展服务、质检技术服务分别增长84.3%和22.9%。
4.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制造业投资增势强劲。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比全国高3.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2.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5%。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9.6%,制造业投资增长21.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2%。民间投资增长3.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4.8%。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4.5%,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39.5%。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7471.3万平方米,下降28.6%;销售额5487.9亿元,下降32.6%。
5.市场销售保持增长,绿色智能商品持续旺销。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18.4亿元,比上年增长0.2%,比全国高0.4个百分点。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5%。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增长0.2%,餐饮收入增长0.6%。限额以上单位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8倍,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2.4倍,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分别增长98.5%和86.1%;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2.7%和2.7%。
6.对外贸易较快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7530.6亿元,比上年增长8.9%,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763.7亿元,增长16.4%;进口2766.9亿元,下降1.9%。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增长18.5%、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2.9%,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出口增长104.6%,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52.9%,笔记本电脑出口增长24.4%。
7.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新增贷款创新高。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89.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增长9.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78.9亿元,增长10.4%。其中科学技术、交通运输、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等支出分别增长22.2%、18.7%、16%和10.3%。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4492.7亿元,增长12.4%;余额比上年末增加8220.8亿元,同比多增1846.7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67048.4亿元,增长15.3%;余额比上年末增加8897.4亿元,同比多增2269.7亿元。
8.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持续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其中12月份同比上涨1.4%。分类别看,全年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7%,衣着价格上涨1.3%,居住价格下降0.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交通通信价格上涨5.3%,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8%,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9%,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2%,鲜菜价格上涨2.3%,鲜果价格上涨16%。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3.2%,涨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回落4.9、3.7、1.8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回落6.1、4.8、2.3个百分点。
9.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居民收入同比增加。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9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4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33元,增长4.9%,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75元,增长6.5%,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7%。
总体上看,在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作用下,全年经济顶住了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主要指标增长快于全国、长三角靠前,成绩来之不易。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实体经济困难仍然较多,经济恢复基础还不牢固。下阶段,全省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两会”精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振市场信心,增强发展后劲,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
附注
(1)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均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三次产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3)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统计范围为辖区内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法人单位、个体经营户、其他单位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范围为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
(6)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相对数。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是反映作为中间投入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相对数。
(8)进出口数据来源于合肥海关;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数据来源于省财政厅;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城镇新增就业数据来源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9)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10)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年度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最终核实是对初步核算数据的修订。经最终核实,2021年,我省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4256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
2022年全省主要指标数据
注:1.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是将今年和去年同期新老政策增值税留抵退税返加回收入计算的同口径增长率。 |
现场答记者问
安徽日报记者:过总您好,2022年安徽经济运行特点有哪些?谢谢。
答:谢谢您的提问!2022年二季度受新一轮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省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随着中央和省里出台的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成效逐步显现,经济走出了下行态势,三、四季度恢复加快,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一是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逐季向好。全年经济走势呈现“三季度好于二季度、四季度好于三季度”的特点,全年GDP增长3.5%,分别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加快0.2、0.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分别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加快0.3、0.5个百分点。
二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工业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33.8%、13.6%提高到35.2%、14.2%。汽车制造、光伏、电子信息等优势行业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0%。服务业中,研发与设计服务、电子商务支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均超过20%。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额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27.2%提高到30.3%,技改投资占比由17.2%提高到19.1%。
三是发展后劲趋于增强。大项目好项目增多,全年新开工50亿元以上项目78个、同比增加63个,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16个、同比增加12个。制造业50亿元以上项目56个、同比增加51个,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10个、增加8个。规模企业增加,全年新增“四上”企业8815户,年末突破5万户、达50423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2万户、达20565户,当年新增3036户、创历史新高。制造业贷款快速增长。11月末,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29.6%、比全部贷款增速高14.3个百分点,其中新增制造业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由上年9.5%提高到16.9%。
四是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在经济持续恢复的同时,就业状况逐步改善,城镇新增就业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5%以下。在就业带动下,居民收入保持增长,且快于经济增速。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12月份涨幅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童总,您好,从刚刚发布的数据里面可以看到,我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是6%,想请问一下童总,怎么来看待和理解这个数据?您对2023年我省居民收入形势有何预判?谢谢!
答: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在多重不确定因素交织共振影响之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我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是从排名位次看,这是在相对高水平基础上的增长。2022年,我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45元,居全国第14位,同比增长6%,居全国第7位,增速比全国快1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33元,居全国第13位,同比增长4.9%,居全国第6位,增速比全国快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75元,居全国第13位,同比增长6.5%,居全国第14位,增速比全国快0.2个百分点。从中部六省范围看,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分列第2位和3位;从长三角范围看,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分列第1位和2位。
二是从人均水平看,这是与宏观经济基本同步的增长。刚才通报的6%是名义增长,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是3.9%,与3.5%的GDP增速相比,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并略高于经济增速。
三是从城乡协调看,这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增长。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17年的2.48:1下降到2022年的2.31∶1,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45∶1。
四是从收入数据看,这是收入结构调整优化的增长。我省常住居民四项收入齐头并进,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6.2%,经营净收入增长5.8%,财产净收入增长6.5%,转移净收入增长5.4%。工资性收入占比五成,增长速度略高于居民收入增速,继续发挥收入增长的“稳定器”作用;财产净收入增速较快,成为拉动增长的“潜力股”。对比5年前,财产和转移净收入占比增加,说明我省居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宽,收入分配政策更加惠及低收入群体。
2023年全省居民收入形势怎么看。一方面,居民增收仍然面临较大压力。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新冠疫情影响尚未完全结束、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影响我省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复杂多变、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青年人群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对我省居民持续增收带来挑战。
另一方面,我们对居民收入增长充满信心。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暂时的,居民收入增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从长期趋势看,2017年—2022年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7.4%和8.9%,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和0.5个百分点,列全国第2位和第6位。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城镇居民收入实现了从“增速居中”向“增速靠前”的跨越、农村居民收入实现了从“人均居中”到“人均靠前”的嬗变。同时,城镇居民收入和全国的绝对差距从4756元缩小到4150元;农村居民收入和全国的绝对差距由674元缩小到558元。2023年,随着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健恢复、政策纾困对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强力保障、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落地见效、长三角地区对口帮扶皖北地区的持续推进、就业优先政策的不断巩固、“两强一增”行动计划的成果转化,都将为我省居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安徽新闻综合广播记者:过总您好,刚才您发布我省固定资产投资相关数据,您能否简单概括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有哪些亮点?谢谢。
答:谢谢您的提问!2022年,全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省领导领衔领办、高位推进重大项目。特别是面对二季度以来的复杂形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揽子稳投资政策举措,有力巩固了投资基本盘。
总体看,全年投资运行亮点概括为三个字:第一个字是“升”,即增速回升。尽管投资增速上半年高开低走、7月份触底,但8、9月份持续回升,前三季度增长8.8%,全年增长9%。第二个字是“优”,即结构持续优化。装备制造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由上年的14.1%提升到17.2%,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8.5%提升到10.8%。第三个是“多”,新开工项目增多。2022年新开工项目比上年增加4000多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56.2%,完成投资增长46.4%,高出全部投资37.4个百分点。
从下阶段运行看,支持投资稳定恢复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一批重大项目有序部署推进,各地项目储备较为充裕,新开工项目较多,为全省投资增长提供稳定支撑,预计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